【一流研究生教育改革成果汇报】推动文理互动学科融合 提升研究生综合素养 ——上海师范大学推进研究生校通识课程建设

发布者:陈晖发布时间:2019-11-06浏览次数:1271


借助上海市高水平大学建设之机,上海师范大学积极推进一流研究生教育创新人才培养行动计划,2019年推出拔尖人才学术能力提升创新实践能力提升国内外学术交流能力提升课程体系建设与质量保障四大工程14个子类项目建设,着力创新一流研究生人才培养机制改革,提高一流研究生培养质量。

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内涵丰富,包括校通识课程建设、全英语专业(或课程)建设、一级学科核心课程建设、在线慕课课程建设等。为了更好地推动文理科互动交叉学科间的融合,提升学校研究生综合人文素养与科技素养,上海师范大学推出首批四门通识课程,它们分别是人文素养、人工智能与科技素养、数学建模、量化研究与SPSS分析技术。作为一流研究生教育课程改革的阶段性成果,校通识课程于今年9月份开始面向一年级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开设。

四门课程介绍如下:

人文素养


本课程主要针对理工类研究生开设,旨在通过人文素养教学使学生能充满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灵魂精神来从事自己本专业的研究,力求将人文的核心内容,即对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的关怀传递给学生,培养学生为人处世的基本的道德观和价值观,让学生具有必要的人生哲学和科学精神、艺术精神和道德精神。本课程以系列讲座展开,内容涵盖文史哲领域,由八位资深的博、硕士导师讲授。将中国传统人文中追求人生和社会美好境界的精神传递给学生,努力突出人的感性和情感,看重人的想象性和生活的多样化,引导学生具有一定的人文关怀。同时,适当介绍人文学科最新的研究前沿,使学生了解人文学科的最新进展。


人工智能与科技素养


本课程主要针对文科研究生开设,旨在提升研究生的科学素养,让学生了解知识表示、知识获取、知识应用的人工智能基本理论,并学习语音识别、图像处理、自然语言处理、机器人、智慧医疗、智慧城市、智慧交通的基本应用,了解如何将社会科学专业与现代人工智能技术相结合,提高专业技术创新力,为国家培养新一代社会科学创新人才。


  

数学建模  

数学建模是数学科学联系实际的主要途径之一,是数学与其他学科领域不可或缺的桥梁。本课程的开设,旨在让研究生了解数学建模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方法,培养和训练研究生参加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所需的基本能力。课程内容包括计算机语言入门、初等模型、数学规划模型、概率统计模型等。 


量化研究与SPSS分析技术


本课程主要针对文科研究生开设,旨在从科研方法的角度通过问题驱动、实例解说和实践操作等方式,将量化研究的基本理论和实际学术问题相结合,将统计方法选择和SPSS软件运用相结合,侧重对统计方法的理解、选择和运用,掌握人文社科研究中基本的数据分析与处理技术。对于每种统计方法,都从问题实例引出、统计方法选用理由、统计方法基本理论、SPSS操作技术及结果解释、学生上机操作等方面展开教学,帮助研究生学会运用科学方法和先进工具解决学术科研问题,学会科学地编制问卷、便捷地分析调查数据,以及规范地撰写量化分析论文。

供稿:研究生院(部)